6月2日上午,跟着一声汽笛响起,朔黄铁路2万吨重载自动驾驶实验列车,顺畅驶入黄骅港站,精准停靠在指定位置。这标志着我国重载自动驾驶列车正式迈入“全自主时代”。

  实验列车共216节车辆,全长约2.6公里,总重达到21600吨。此前,它沿我国动力运送大动脉、“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展开运转实验,其间近一半的线路分布在山区,最大线路斜度达12‰,车头与车尾的天然落差最高达30余米。

正式迈入“全自主时代”!我国两万吨重载自动驾驶列车试验成功,科学技术

  列车全程采用自动驾驶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智能控制方面,完成100%自动化控车,全程运转平稳,到站停车精准、正点。

  朔黄铁路机辆分公司机务电力运用办理中心主任 侯治:此次两万吨重载列车自动驾驶实验是根据全自主牵引网络控制、空气制动、无线同步控制等车载控制系统,其自动驾驶装置采用自主研发的最高安全等级的SIL4平台,完成了要害系统、要害技术的完整、自主、可控。

  我国重载铁路运送多项技术指标世界领先,但长期以来中心车载控制系统,并不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2019年起,我国开启了两万吨重载列车自动驾驶研发攻关。此次自动驾驶的实验列车,中心控制系统均完成国产自主化,接下来还将在全国首要重载铁路线进行推行,推进重载铁路科技创新完成更多打破。

正式迈入“全自主时代”!我国两万吨重载自动驾驶列车试验成功

  我国重载铁路全体运力居世界第一

  重载运送是国际公认的铁路货运开展方向,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重载运送,尽管起步晚,但开展迅速,目前我国重载铁路的全体运力已居世界第一。

  根据国际重载协会拟定的规范,重载铁路是指“每列车牵引分量不少于8000吨,车辆轴重不小于27吨;铁路线路长度不少于150公里的路段;每年货运量不少于4000吨”这三个条件满意两个,就可以视作重载铁路。

  我国铁路重载运送实验始于1984年。1992年我国第一条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铁路——大秦铁路全线开通,通过30多年的开展,目前包含大秦铁路,朔黄、瓦日、浩吉、唐呼、包神等煤运专线在内,我国牵引分量8000吨以上的重载铁路总里程已超5000公里,形成了掩盖全国铁路网的重载铁路运送新格局。其间,大秦铁路、朔黄铁路常态化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年运量分别打破4.5亿吨和3.6亿吨,在“年运量、行车密度、运送功率”等指标上完成了全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