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绿树、碧海,“负碳”海岛、会展中心、滨水商业街……在山东省青岛市灵山湾,经过强化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灵山湾水清滩净、鱼鸥翔集,近岸海域水质优秀面积份额达100%,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海湾优秀事例”。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维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天然调和共生”,灵山湾便是经过海洋生态系统维护和管理,实现人与天然调和共生的典型事例。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情况稳中趋好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2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情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现,2022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情况稳中趋好,海水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况,35个重要鱼、虾、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天然维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维护区等重要渔业水域环境质量整体良好。

  大量陆源污染物主要是经过入海河流和排污口进入海洋。公报显现,我国入海河流国控断面水质情况整体良好,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0%,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占0.4%,同比相等。但入海河流断面总氮均匀浓度同比上升8.9%,230个入海河流断面中,76个断面总氮年均浓度高于均匀浓度。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整体来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突变的拐点尚未出现,有必要深化打好重点海域等污染防治攻坚战,把海洋环境质量改进的气势稳固住。

  建造美丽海湾助力改进近岸海域水质

  《“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维护规划》提出,聚焦建造美丽海湾的主线,统筹污染管理、生态维护、应对气候变化,健全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管理准则系统,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管理才能,协同推进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维护。

  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说,美丽海湾是美丽我国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各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坚持环保为民,杰出“美”的导向,在全国18000公里海岸线及其毗连的近岸海域,划定283个海湾,把“十四五”各项方针任务落实到每个海湾;安排沿海地方征集美丽海湾优秀事例,凝练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立异建造模式。

  “监测成果显现,美丽海湾建造对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改进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说,2022年,283个海湾中,优秀水质面积份额超越85%的海湾有144个,其间优秀水质面积份额达100%的海湾有111个。与2021年比较,90个海湾优秀水质面积份额有所提高。

  海洋环境监测装备保证才能不断强化

  “咱们将进一步加强近岸海域、美丽海湾和微塑料监测作业,强化监测系统运转和质量管理,支撑美丽海湾建造和重点海域综合管理攻坚战。”王菊英说,监测作业是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系统的重要基础,也是服务公众亲海、临海需求的重要保证。现在,生态环境部门已在全国建成70余套海水水质主动监测系统,“天空地海”一体化海洋环境监测装备保证才能不断强化。“我国环监浙001”“我国环监苏001”两艘海洋监测船与原有“我国环监001”“我国环监冀055”组成专业化海上作业船队,生态环境系统海上监测作业才能再次提高。

  “咱们还拓宽了海洋天然维护地和沿海湿地监测规模,不断夯实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情况监测,拓宽了海洋垃圾和海洋放射性监测规模,补充完善海洋碳监测数据等。”王菊英说。